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元童渊的现代都市小说《三国:天下英豪,唯我独尊!精选小说推荐》,由网络作家“一叶遮目”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以李元童渊为主角的军事历史《三国:天下英豪,唯我独尊!》,是由网文大神“一叶遮目”所著的,文章内容一波三折,十分虐心,小说无错版梗概:“谢谢陛下,臣必定不负厚望!”李元当即跪下拜谢。散朝之后,李元和蔡邕,王允等朝上大臣一一道谢,蔡邕笑着点了点头,“我们好不容易替你挣来的官职,望你不负所托,能够尽早得胜归来,不要丢了我等脸面。”“必定不会让蔡大人失望。”与蔡邕等人告辞后,李元便带上许诸和王武一起前往军营。一路上,许诸莫名其妙地被李元拉扯着走,不禁问道:“文忠,我们这是要去哪里?”......
《三国:天下英豪,唯我独尊!精选小说推荐》精彩片段
李元走进殿内,跪在地上对灵帝行礼:“李元参见陛下!”
“不用多礼,平身吧。”灵帝点了点头,看见李元长得剑眉虎目,白衣恺恺,相貌堂堂,英武不凡,心中甚是喜欢,一个好的外貌的确容易让人获得好感。
“李元,你今年多大了?可曾任职过。”灵帝问道。
“陛下,小人今年二八(即是十六岁),尚未任职过,我自小就跟师傅童渊一起习文练武,承得恩师教导,已经将其武艺学得七八成,后又在洛阳拜蔡中郎为师,钻研书法与诗经,虽学得一些本事,却未有施展机会,我听闻此次将要前往荥阳镇压反贼,因此毛遂自荐让恩师于朝上推荐我,还请陛下恩准。”
李元一口气说完,说得整整有条,现在在别人眼中他俨然就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天才,既然是童渊的徒弟,武艺能不厉害吗,又得蔡邕赏识收为学生,那才学必定不会差到哪里去,最难得的是一番忠心想要为大汉朝效忠。
灵帝对李元倒是非常满意,不过他还是回头询问张让意见。张让恭敬回答:“陛下,我观李元一表人才,既是蓬莱枪神童渊的高徒,又是蔡中郎的学生,说明他必有一番本领,我看派他辅助何苗一起镇压叛乱可行。”
听到此番说话众人都不禁一阵愕然,人人皆知蔡邕一等贤臣与张让不和,虽然这李元可能有几分本事,但很明显是蔡邕的人,为何张让没有反对,反而还支持李元,莫非个中还有不为人知的原因?
别说其他人,就连蔡邕和王允他们也不知道张让这一回为何没有跟他们唱反调,还帮着他们对付大将军何进,蔡邕看向李元的眼神不禁多了几分疑惑,疑惑之中又带着一丝畏惧,连他这个老师也有些看不透这新收的弟子。
其实蔡邕并不知道,李元早在几个月前就开始接近张让,并且通过钱财收买张让身边的人,最终把王武的夜明珠赠送张让,张让乃是贪财之人,看见夜明珠成色非常好,十分高兴,虽然有点介意李元是蔡邕的弟子,但看到他非常会做人,因此也愿意在今日帮上他一把。
“等等,此事重大至极,不能随便派个人去,我要看看他是否真的有本事!”何进不知道张让今天是怎么一回事,竟然帮着蔡邕他们,但他好不容易为自己族弟挣回来的兵权没有这么容易分一半出去。
“大将军请出题。”李元丝毫不怕,在一众大臣面前镇定自若,就凭这一翻风度就足以令人折服,要知道他今年也不过十六岁而已,这份心性可是要比许多同龄人出息。
“别说我刁难你,我就问你此次前去平叛,你需要多少兵马,又需要怎么样做才能破城?”何进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出题。
李元没有急着回答,反而问道:“敢问大将军,是否知道贼军大概有多少人?”
“约莫五千左右,荥阳已被占领,情况十分紧急,贼军人马不算多也不算少,但稍有差错恐怕会弄个全军覆没,因此你还得认真想想再做决定。”何进话里之间带着几分威胁。
“此次平叛并不难,同样给我五千人马我即可攻破荥阳。”李元自信道。
何进听了当下讽刺道:“哼,简直不知天高地厚,敌人已占据城池,想要攻破城门起码需要数倍敌人的兵力,你竟然只要区区五千兵马就想破城实在可笑之极,根本不懂兵法。”
李元心中也是好笑,你何进不过是一介屠夫而已,要不是靠你妹的关系你又怎么可能做到大将军一职,对于行军打仗你也只是稍比门外汉要好点。
“大将军此言差矣,如若按正常围城而攻当然要数倍兵力,但我认为这些反贼不过是由百姓所组建,如若不是有人驱使,他们可能都不敢反,所以证明他们军心不稳,这是其一,其二,这些贫穷百姓平常可能连饭都吃不饱,更没经历过训练,难以形成战斗力,其三,他们攻破荥阳不久,根基未稳,只要我们迅速攻城,很可能让他们反应不及,这样就大大增加破敌的机会。”
李元说得头头是道,让人无法辩驳,何进虽然有心反驳,却找不到破绽,最后只能站在一旁生闷气。
灵帝不禁哈哈大笑:“李元你果然有统军之能,朕封你为奋威校尉,领兵七千前往荥阳协助何苗镇压反贼,封何苗为护军,朕先在此预祝你们马到功成!”
“谢谢陛下,臣必定不负厚望!”李元当即跪下拜谢。
散朝之后,李元和蔡邕,王允等朝上大臣一一道谢,蔡邕笑着点了点头,“我们好不容易替你挣来的官职,望你不负所托,能够尽早得胜归来,不要丢了我等脸面。”
“必定不会让蔡大人失望。”与蔡邕等人告辞后,李元便带上许诸和王武一起前往军营。
一路上,许诸莫名其妙地被李元拉扯着走,不禁问道:“文忠,我们这是要去哪里?”
“哈哈,仲康,到你施展本领的时候了,现在我们要带兵前往荥阳镇压反贼。”李元把今早在朝上的事情说了一遍,许诸和王武听完之后不禁眉飞色舞,他们等候多日,总算是有机会上战场了,特别是许诸,一身本领不去打仗实在浪费了。
数日后,李元带着七千兵马前往荥阳城外,此时他已将兵权交给何苗。
荥阳城内,李木如今正春风得意,他本是一个身有命案的人,四处逃命,躲避官府追捕,但因为不久前的黄巾起义导致天下大乱,因此他得以逃过一劫,并且现在的官府皆是碌碌无为之徒,对他这种带有命案的人也是睁只眼闭只眼。
虽然黄巾起义已经过去几年,但百姓的生活不仅没有改善,还变得越来越差,李木看见如此心生一计,想效仿当年张角黄巾起义造反,自己也能当个土皇帝。
于是在荥阳拉起起义的大旗,与一群附近的山贼勾结作乱,足足有四百多人,一下子攻破了毫无防范的荥阳,并且斩杀中牟主簿潘业,控制了城池,他也颇懂得收买人心,将粮仓打开发放百姓,不少人为了感激他纷纷加入他的势力,短短时间内成立了一支五千多人的大军,风头一时无二,附近县城皆闻之色变。
李木霸占了城内一处富商的府邸,此时他正大摆筵席庆祝起事成功,大厅内数十个头目正吃得起劲,突然一名手下匆匆忙忙走进来,还不小心撞到一张桌子,把桌上的菜肴都打翻了。
“我去你个混账小子,不长眼睛吗,不知道我们正和李将军庆贺?”赵立站起来就是一巴掌,他乃是山贼的大头目,因跟随李木一起起义,因此称李木为李将军。
手下吃痛地捂着脸颊说道:“大头目,李将军,大事不好了。”
“哪里不好,咱们起义军刚大获全胜,一切都好着,你小子会不会说话!”赵立又踹了那不长眼的手下一脚。
“算了赵首领,我们先听听他要说什么。”李木摆了摆手,示意手下继续说。
那手下好不容易才从地上站起来,对着李木行了个礼,慌慌张张地说道:“朝廷大军杀过来了,人数起码六七千,此时已在城门外安营扎寨,看来今天就要攻城了!”
大汉犹豫道:“你为何要如此厚待我?”
我今天看你演武,觉得你是武艺高强之人,可惜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又因孩子重病,四处奔波寻医,一身好本领无处施展着实可惜,更何况现今天下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相信不久将会出现群雄并起之势,凭你的本事必定能够名震四方,所以有意将你招揽至麾下。
听到“名震四方”四个字大汉身躯情不自禁地颤抖了一下,李元说中了他内心所想,他自认武艺超绝,却没有人能够重用他,他何曾不想征战沙场,建立一番功名,但奈何儿子重病,让他不得不放下一切四处求医。
大汉抬头看向李元,神色复杂地问道:“敢问阁下高姓大名?”
“李元,字文忠。”
“什么?难道就是那位大破荥阳的李文忠?”大汉目露惊讶,没想到竟然会在这破庙碰到如此人物。
“正是在下,阁下抬举了,不敢说大破荥阳,只是运气而已。”李元微微一笑,他也没想到自己的名声已经传到南阳一带。
“李将军,久仰大名了,我黄忠今日能够一见实在幸甚,可惜此时不是个好时候,不然的话我一定与你痛饮一番。”作为一名武人,黄忠自然想要结识像李元这样的英雄人物,只是他没有想到李元这么年轻,但也没有因此而小瞧对方。
“什么,你是黄忠?莫非你就是南阳的黄汉升?”这回轮到李元惊讶了,没想到眼前的大汉竟然是蜀汉五虎上将之一的黄忠,怪不得刀法如此厉害,与许诸相比也丝毫不差。
在历史上黄忠本是刘表麾下的中郎将,直到后来才归属刘备,在建安二十四年的时候,黄忠斩杀曹魏名将夏侯渊于定军山,随后刘备封其为后将军,赐关内侯,从此名震天下。在后世黄忠更是与廉颇一起成为老当益壮的代名词。
黄忠早年可以说是怀才不遇,在刘表麾下没有得到太多的表现,直到跟随刘备后才大放异彩,他的武艺能够与关张匹敌,一手箭法更是出神入化。
在关羽奉诸葛亮命令攻打长沙的时候黄忠曾经与其交手两次,头一次黄忠马失前蹄败于关羽手下,但关羽爱黄忠勇武,所以没有杀他,第二次交手的时候黄忠诈败引诱关羽,后回马射箭故意只射关羽头盔,以报关羽上一次的不杀之恩。
黄忠是一名大器晚成的武将,现在出现在这里很有可能还没有加入刘表的麾下,想到如此李元已经决定要把黄忠给绑回去,不对,是请回去。
“没错?在下正是黄汉升,莫非李将军有听过我名字。”黄忠觉得有些奇怪,他毫无名气,对方又怎么可能听过他名字。
“在下略有耳闻,听说在南阳有一位叫黄忠的高手,没想到的就是你,能够相遇就是缘分,我看这里也不适合治病,不如你随我回客栈,我有一谋士也得了难以诊治的疾病,已经命手下去寻找当世名医张机,如若你不嫌弃可以带上儿子跟我一起回去。”李元知道黄忠非常重视自己儿子的病,所以故意如是说道。
“这……恐怕不太好,我身上没有多少钱银。”黄忠有些不好意思,已经拿了百年人参,现在又要麻烦别人请名医治病,从来不拿别人好处的他实在放不下这个脸皮。
“哈哈哈哈,这有何不好,张机的医术相当高明,如若你不去就会错过这次机会了,难道你还想继续看着自己儿子重病难受吗?”
“李将军对我恩重如山,我黄忠无以为报,如果我儿病好,我一定会跟随你,即使做牛做马也在所不辞。”黄忠跪下抱拳道。
“汉升你言重了,赶快起来吧,”李元连忙将其扶起,“此地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还是先回客栈吧。”
李元带上黄忠父子一起返回客栈,没等多久王武也把张机带回来,说起来也巧,张机本习惯四处帮人治病,平常很少回家,今天王武能够遇上他还真是踩到狗屎运了,这就是所谓的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张机年纪三十多岁,比黄忠略微小一点,但身体保养得非常好,看上去和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差不多,可见其养生有道,不愧是当世名医。
黄忠紧张地看着张机为自己儿子把脉,只见张机闭着双眼,面色平静,脸上没有任何变化,让人看不出黄忠儿子黄叙的病到底是能治还是不能治。
待张机把完脉后,黄忠焦急地问道:“张大夫,不知道我儿之病能否治好?”
张机点了点头,回答道:“可治,但因为拖的时日有点久,所以已经伤到五脏六腑,短期之内想要痊愈是不可能的事,他身体实在太虚弱,还得慢慢调理才行,想要完全康复至少要一年半载。”
“谢谢张大夫,只要能够治好别说一年半载,三年五年我也等得了。”
黄忠总算把紧张的心情放松下来,这几年他一直都在找大夫为黄叙治病,但没有一个能治好,他甚至已经有些绝望,现在突然峰回路转,又让他再次看到希望,实在是让他既高兴又感动,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李元帮忙,在他心中李元已经是再世恩人。
“过会我让人把那株百年人参给熬了让黄叙喝下。”李元也替黄忠感到高兴。
然而张机听到此话却阻止道:“不可,百年人参乃是大补之药,若是身体健康者食之确实有益身体,但此时黄叙身子虚弱得很,再服用百年人参不仅对他身体没有好处,还会加重他的病症。”
李元不禁大汗,幸好有张机在,否则要是让黄叙服下那株百年人参恐怕会当场毙命,到时候别说招揽黄忠,黄忠不把你当成杀子仇人都算好的了。
“张大夫,我麾下有一谋士也是得了难以治疗的疾病,不知道能否到汝南一趟为其诊治?”解决黄叙的病,李元便想把张机带回汝南,当然,要是张机愿意来他自是热烈欢迎,要是不愿意绑也要绑回去。
“哦?是什么样的病?”张机问道。
“咳嗽病,带有血丝,久治不愈,在汝南有一大夫说你医术高明,所以特意前来求医,还望你本着仁义之心能够救他一命。”
“好吧,那我就跟你走一趟。”张机听到是疑难杂症就来兴趣了,他这人没多少爱好,就是喜欢治别人治不好的病。
于是李元带着众人一起返回汝南,这一趟南阳之行可以说出奇的顺利,不仅把张机带回来,还顺道把“历史”上的名将黄忠也一起带回去,收获可谓丰富至极。
现在李元手下最缺的就是能够统御兵马的大将,虽然许诸有一定的能力,但他只适合当个猛将而不是大将,所谓猛将就是只适合冲锋陷阵的高手,是先锋的上上之选,但大将就有所不同,大将不仅要武艺高强,还要熟读兵法,善用军略,能够在阵前随机应变,这对统御能力的要求非常高。
以许诸的才能最多只能统御四千以下的兵马,再多的话他就难以控制,如果是黄忠的话可以放心将所有兵马交给他使用,这就是猛将和大将的最大区别。
这一次南阳之行李元非常满意,唯一不满意的恐怕只有蔡琰和貂秀儿,原本说好外出游玩,结果刚来两天不到就回去了,这让两大美女十分生气,后果很严重,在李元答应回去后一定买饰品送给她们,她们才答应不在蔡邕面前说李元非礼的事,如此调皮的二人让李元哭笑不得。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