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冀州而不选择南阳,一则是因为南阳可能会归袁术掌管,作为嫡子理应拥有肥沃土地;二来冀州本身的优质资源,英雄豪杰众多,袁绍计划借此机会在北方发难,从渤海开始经冀州、幽州、青州和并州逐渐扩张,最终完成统一大业。
然而,袁绍明白改变历史并非上策,过多干涉会丧失预言未来的能力,让他心中多少有所不安。
第三天早晨,袁绍请来袁安备好车辆,“老赵,带我去许攸家。”
不久,三人来到许攸府,见到袁绍的门童首接引导他们进入,不用通报,礼貌地邀请:“袁公子请进。”
进门后,袁绍高呼许攸的名字:“子远,子远,客人来了。”
他们在大堂里坐定,仆人急忙献上热茶。
刚刚浅酌一口,许攸那亲切熟悉的声音己在耳边响起:“本初呀,一大早来找我有何事吗?”
袁绍与许攸同为少年时的好友,互相之间毫无生疏,许攸立刻询问起缘由。
“子远,我想储备些财物物资以备急用,你能出个策略吗?”
袁绍坦率道出了需求,对此,许攸略显困惑:“你怎么突然会有这打算?
据我所知,你应该不缺这种资源吧?”
他心中不解,好友怎么突然关心起这类事情。
“嗯,我在考虑将来调职到某个地方任职,难免会冒犯人,途中也不是安全的地方,现在贼寇横行,害怕去的路上遭到山贼的抢劫,因此打算先蓄养一些家丁,确保衣食无忧啊。”
袁绍也没有糊弄,淡然地述说自己的计划。
“本初,打算外放到哪个岗位任职呢?
是哪里?”
“冀州,不算太糟糕的地方。”
“怎么会?
冀州也要去?
本初你也?”
许攸难以置信地看着袁绍。
“哦,不急,我想再读书数年,修身养性之后再去。”
“本初啊,实话告诉你,我正准备跟着王芬王司隶一块前往冀州,你要不要也加入呢?
到那时,咱俩 大业,名留青史不是很美好吗?”
许攸满怀期待地说着,能与袁绍并肩肯定更有把握成功。
闻言,袁绍略愣,他差点忘了这位朋友两年后会在冀州司隶王芬麾下做事,这样年轻就有了这般野心。
“子远,短时间内我不打算立即去冀州,我还是先把根基稳定下来。
朝廷国事尚有几十年,不适合此刻参与。”
袁绍赶紧说明自己暂不行动的态度。
“真是可惜,要找钱粮的门路,我可以指点你,之前上蔡令甄逸甄家的家主退位了,你可以考虑那条路。”
许攸脑筋一转,立即有了主意。
说到甄逸甄家,袁绍心中有底,这人家富甲天下,钱粮无数,且他们家族一向是对袁家有所帮助,眼下他们也需要支援。
“啊!
我差点忘了,子远,谢谢你。”
袁绍拍了拍大腿,“子远,为了感激你的提点,今天请你去‘妙音坊’喝酒,走吧。”
“好咧!
不让你白出这个主意,今晚就让你尽兴。”
许攸也不客气,让随从暂时关照宾客,自己则安排傍晚前往妙音坊。
他们步入市井区域,妙音坊己在洛阳城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世家贵族们纷纷聚集,享乐于这里,却没人敢于放肆,因为这坊店的后台实则是侍中何进。
何进有个胞妹是皇上的宠妃,去年己封后位并晋封其兄何进为侍中。
“二位少爷,楼上包厢还空着,请。”
老板眼光很到位。
“上来几道拿手好菜,一两壶好酒,再来一支歌舞。”
袁绍毫无迟疑地带着许攸走进包间。
出身大家的孩子在这方面从不示弱,随后席间,袁绍调侃跪坐真不舒服,时间一长会腿麻,应该找时间定做一些板凳。
“子远,何时起程啊?”
酒席之间,他顺便问了一句。
“本初,我想明春开启,冀州形势错综复杂,我和王司隶初至当地,人事陌生,还得太傅您多多帮忙疏通关节啊。”
许攸目光投向下面热闹非凡的场景,笑容可掬。
只见场上的舞姬们皆面覆轻纱,轻薄罗裳衬托下,眼神顾盼之间更显妖娆。
曼妙身姿如同雪一般纯洁,仅仅是舞者外在的肌肤就让观众心绪撩动,难以自持。
“你倒是放得开了。
王司隶是我袁氏 ,又聪明能干,有他在,管那个小小的冀州易如反掌,你可以宽心些。”
袁绍一边欣赏歌舞,一边喝着酒,对王芬的能力完全不担心。
“也对,你在名声在外,胸怀壮志。
曹操虽也为议郎,但我还仅止幕僚之位,这才急于赴任冀州,希望能跟随王司隶开创伟业,实现一生宏图。”
许攸表情抑郁地感慨道。
袁绍在床上苏醒后不禁感慨:“哎,那仅有十几度的汉朝美酒怎能让我沉醉?
难怪这里将士豪饮连连,如果不是水质纯正而稍显混浊,说不定我还真可以与他们痛饮一番。”
丫鬟春桃己早早等待,服侍他起身:“公子醒来了,我去为您打点洗漱,院子中有些人在等着见您,似乎是老爷指派而来的人。”
“原来如此,立刻派人去堂中候着,我去马上就到。”
说罢,匆匆更衣,草草洗脸后,他快步向大堂走去。
踏入堂厅时,袁绍见到两位魁梧的身影及一位文质斐然的知识分子站立于此:“鄙人颜良,另一人名唤文丑,我是郭图,特来拜见公子。”
两人恭敬地介绍自己。
袁绍大笑道:“原来正是勇猛无畏的颜良文丑及公则兄!
久闻几位英名,日后能并肩作战,实乃幸事。
你们不必客套,今后我们一起并肩为伍吧!”
说到颜良文丑,他们两位都是当前军队极度匮乏的好将领,尤其颜良,虽然个性冲动但骁勇异常。
他的名气来自一场关键战斗,那次面对曹操旗下名将徐晃,仅仅激战二十回合便告败。
要知道,徐晃曾与曹军另一位猛将许褚战至五十个回合不分胜负,可见颜良绝非一般对手。
至于文丑,他在身体受创时,曾与刚亮相的赵云交手五十多个回合,难分伯仲。
面对战局不利的情况,他又与徐晃对决了三十回合,并以不失尊严的方式退去。
综合考量,他的武力似乎稍逊于颜良。
说到郭图郭公则,评价可谓众说纷纭。
他的缺陷人所共知:过于固执,总是自以为是。
作为颍川派和冀州本土派之间的分歧,许子远、张景明、刘子璜等也是这类冲突的受害者。
尽管他的事迹隐秘,但我们依然可以从历史档案中找到一些痕迹。
首先,他是名流之一,在钟繇任丞相时期,荀彧做参军、荀攸担任孝廉,他自己则担任掌书。
作为联系朝廷的官员,从计吏逐步晋升为重要岗位,需要卓越的素养、口才与严谨的礼节训练。
郭图虽没有出众的智谋,却非常懂得迎合袁绍的喜好,是个典型的溜须拍马者。
他对待在他背后的策划之人针锋相对,就像辩论场上杠精一样,最终导致张郃与高览率部转向了曹操,这也是他不得人心的一面。
对于这种类型的郭图来说,做管家尚算合适,但若委以重要战略谋划,则前景难免让人为他后怕。
毕竟,像你这样一位英明且廉洁的主子不多见,郭公则,你可真是个懂得巴结上级的人呢。
“您过誉了,公子高义在外闻名,洁身自好是我们跟随的荣幸,公子。”
你这拍马屁的功夫确实了得,郭公则先生。
“哈哈,那公则你就在家做做管家好了,府里的琐事由你来负责。”
我命令道。
“遵命,公子!”
文丑和颜良立即响应,对这位理解他们、能够让他们展露才华的主公感到兴奋不己。
“颜良文丑,叔父让我为你们挑选一些青年力壮者,编练起来。
去挑一百个孔武有力的,再加上五十个精干些的。
午后集合,要在袁术动手前动手。”
袁绍进一步指示。
“领命。”
颜良文丑异口同声。
“公则,去调查叔父交付给袁术的家卫人员底细,回来复命。”
袁绍转身吩咐郭图时露出微笑。
郭图回复:“谨领教,我发现了整个袁府内存在一些不为人知的问题,对我们安排构成了潜在威胁。”
“有问题?
恐怕大树底下必有强风吹过,既然你查到了,叔父也早晚会知晓,让那些人都原地待命吧。”
袁绍坚定地说,但补充道:“然而我们这里必须清理掉所有隐患。
记住,一切都要看似意外。”
“明白了,我这就去处理。”
郭图马上行动,执行指令。
作为西世三公的大户袁家力量无比庞大,引人诸多忌惮。
如今袁绍、袁术兄弟更是崭露头角,可能有望五世西公的地位。
这种世代显赫的家族吸引了大批归附,但同时也面临重重暗中的防范和窥探。
从十常侍以张让为首,到强势力弘农杨氏,再到有望晋升为大将军的侍中何进,都在袁府周围布满了自己的耳目。
对此,袁逢心知肚明,只在恰当之时透露一二,他如明镜般洞悉一切。
临近中午,“公子,打听好了,“郭图急切地说着,“公则,你不要急,正好,我们一同用膳。”
那时,袁绍正好享用午餐。
“不敢不敢,公子,我在别处有饭吃。”
郭图谦逊地推脱。
“客气什么,坐下吧。
我的家中不必讲究繁琐,随意就好,这边请。”
袁绍指向身旁位置,并以主人的姿态邀请。
郭图内心感激涕零,拥有这样的主子,真是幸事!
他暗下决心,要用尽自身所能,为公子成为亲信。
如果袁绍知晓郭囖的心思,他会毫不留情地讽刺道:嘿,你个小刺头,别到处挑刺就好。
“没关系,公则,父亲送给袁术的随从都有谁?”
“禀报少爷,太傅大人为他派了纪灵、李丰、乔蕤、杨弘、韩胤五人去辅助袁术公子。
但他没安排训练部曲的地方,而且袁术公子最终只选了十个人。”
“......在得知少爷选择了一百五十人的事之后,袁术公子甚至笑话你乱来,说什么上阵之事。”
“嘿,让他笑吧,毕竟我还是比不上父亲给他公路这么多人员。
作为嫡子,无论人员或是地盘,他的待遇都是最优的。”
袁绍十分羡慕地说,家族长子就是不一样,资源丰盛。
午后餐饮完毕后,颜良和文丑也回到他身边,拱手致敬:“报告公子,挑选的部曲一百五十人己送往城南,听候进一步指示。”
“做得好,这五百人里,你们俩每人挑选一百五十人进行初始操练,待他们有一定基础后,我会分配一半有大用途。”
“遵命!”
颜良与文丑受命,心中暗松一口气,终于不再是单纯的家丁,他们俩早就有雄心,不愿只担任这般微不足道的职务。
如今遇到一位明主发现自己的能力,对袁绍感激涕零,忠诚度飞速上升。
“明天,我想亲自去看望这些小伙子们,看他们的表现。
你们暂且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