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多米阅读网 > 其他类型 > 结局+番外社牛崽崽带娇软亲妈去随军姜宁宁霍东临

结局+番外社牛崽崽带娇软亲妈去随军姜宁宁霍东临

二鹿鹿 著

其他类型连载

霍东临漠然睨视一眼,没有安慰他们的功夫,如果文工团提前上报,事情或许不会这般棘手。这伙人贩子擅长伪装,队里足足跟踪两个月,绝不能前功尽弃。情况越是紧急,霍东临越发冷静安排:“老二,你即刻去找列车长汇报情况,让乘务员开始检查火车票。老三,你跟我逐节车厢进行排查,你从这头,我去卧铺车厢那边,咱们中间汇合。其余人留下来继续监视嫌疑人,一旦嫌疑人要下车,立刻逮捕归案。另外,文工团限制一切活动。”没人提出异议,分头行动。霍东临迈起大长腿往卧铺车厢走,锐利冰冷的目光扫视周围。没有。还是没有!过道都是乘客,时不时还有乘务员推车餐车售卖零食,挤来挤去花费不少时间。就在他抵达后面两节卧铺车厢时,火车放缓速度,进入站台。斜里传来一道响亮的童音:“长光叔...

主角:姜宁宁霍东临   更新:2025-04-11 15:1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姜宁宁霍东临的其他类型小说《结局+番外社牛崽崽带娇软亲妈去随军姜宁宁霍东临》,由网络作家“二鹿鹿”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霍东临漠然睨视一眼,没有安慰他们的功夫,如果文工团提前上报,事情或许不会这般棘手。这伙人贩子擅长伪装,队里足足跟踪两个月,绝不能前功尽弃。情况越是紧急,霍东临越发冷静安排:“老二,你即刻去找列车长汇报情况,让乘务员开始检查火车票。老三,你跟我逐节车厢进行排查,你从这头,我去卧铺车厢那边,咱们中间汇合。其余人留下来继续监视嫌疑人,一旦嫌疑人要下车,立刻逮捕归案。另外,文工团限制一切活动。”没人提出异议,分头行动。霍东临迈起大长腿往卧铺车厢走,锐利冰冷的目光扫视周围。没有。还是没有!过道都是乘客,时不时还有乘务员推车餐车售卖零食,挤来挤去花费不少时间。就在他抵达后面两节卧铺车厢时,火车放缓速度,进入站台。斜里传来一道响亮的童音:“长光叔...

《结局+番外社牛崽崽带娇软亲妈去随军姜宁宁霍东临》精彩片段


霍东临漠然睨视一眼,没有安慰他们的功夫,如果文工团提前上报,事情或许不会这般棘手。

这伙人贩子擅长伪装,队里足足跟踪两个月,绝不能前功尽弃。

情况越是紧急,霍东临越发冷静安排:“老二,你即刻去找列车长汇报情况,让乘务员开始检查火车票。

老三,你跟我逐节车厢进行排查,你从这头,我去卧铺车厢那边,咱们中间汇合。

其余人留下来继续监视嫌疑人,一旦嫌疑人要下车,立刻逮捕归案。

另外,文工团限制一切活动。”

没人提出异议,分头行动。

霍东临迈起大长腿往卧铺车厢走,锐利冰冷的目光扫视周围。

没有。

还是没有!

过道都是乘客,时不时还有乘务员推车餐车售卖零食,挤来挤去花费不少时间。

就在他抵达后面两节卧铺车厢时,火车放缓速度,进入站台。

斜里传来一道响亮的童音:“长光叔,那是个人贩子,他要把怪阿姨抓走了!”

霍东临拨开人群,长腿一迈冲进去。

正好看见眼镜男抱着关文雪准备下车,嘴里大声囔囔:“这是我媳妇,她发烧了,现在要带她去卫生所看病,别听这小孩瞎扯。”

有个小孩窝在大人怀中,只留下一个侧脸,声音却无比坚定:“你说她是你媳妇,那说说她姓什么,叫什么名字?把你们的结婚证、身份证明、以及介绍信拿出来。”

眼镜男支支吾吾,目光闪躲。碍于胳膊被朱长光擒拿住,挣脱不开,急的满头大汗。

拼命与旁边同伙使眼色:“妈,你想想办法啊。”

旁边的中年妇女脸色黑沉:“没功夫陪你个小屁孩玩过家家,别耽搁我儿媳妇治病。放开,我们要下车。”

她故意挺起胸脯,去撞朱长光的胳膊。

一边囔囔:“抓流氓啊……”

朱长光吓得急忙缩回手,弹跳出一米远。

火车正好抵达站台,停稳十几秒后,列车员拉开车门。

眼镜男趁机扶着关文雪下车。

即将踏出车门前,后脖颈的衣领忽然被禁锢住。

“放开!”

低沉的声音震慑力十足。

“你是谁?”眼镜男回头一瞧。

正好对上一双黑沉冷厉的目光,吓得声音当场劈叉,“这、这是我媳妇,你要干什么?”

霍东临还没开口,满满已经认出这个穿蓝色工服的背影,大声回答:“他才是那个怪阿姨的男人,上一站一起上车的。”

眼镜男眼见形势不对,推开关文雪逃离火车,一只脚已经腾空踏出去。

下一刻,整个人如同垃圾般,轻飘飘被霍东临从半空中生拽回来,随之双手被反绞再后背,狠狠摁在地上。

中年夫人尖叫一声,转身要逃。

一只鞋子砸在她后脑勺上,猝不及防摔了个狗啃泥。

乘警后姗姗来迟,协助霍东临把两个人贩子绑起来,医护人员顺便带关文雪回去救助。

处理完这一切,霍东临回头一瞧,周围已经没有那个小孩的身影了。

那孩子敏锐有智谋,遇事临危不乱,真是天生当兵的料!

霍东临十分遗憾没能亲自招揽他入伍。

不过。

“薛老,您怎么在这?”看到意外中的大人物,霍东临身姿端正地行了个军礼。

列车长将事情来龙去脉说给他听。

得知又是个孩子发现的,霍东临满眼惊叹,“薛老放心,回头定会向上级给他请一份功。”

薛老满意地直点头,故意卖关子不告诉那孩子应该就是他的种,让霍东临自己去发现真相。

摆摆手拒绝霍东临派人保护的请求,他迫不及待地往床位赶。

得赶紧把好消息告诉那对母子,这下在他们三人心中,自己应该算是好人了吧?

才走进车厢,就瞧见大家都围在四周,听满满绘声绘色地描述自己如何与长光叔叔智斗人贩子的事迹。

那叫一个跌宕起伏,绘声绘色。

小朋友们听的如痴如醉。

满满最后总结,“……这些都是妈妈的功劳。”

全车厢的人纷纷竖起拇指夸赞。

“姜同志你家孩子真勇敢。”

“你平时怎么教育孩子的,给我们也传授下经验呗。”

听着众人的夸赞,两个糯米团子对妈妈的崇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知识就是力量在他们心中彻底具象化。

“没想到列车上居然混进来人贩子,简直太可怕了。”

一时间人心惶惶。

薛老趁机站出来安抚人心,“这伙人贩子其实早被特种部队盯上了,他们已经进行抓捕行动,绝不留下一个漏网之鱼。满满小朋友,他们答应要给你记功呢。”

满满眼前一亮,“会发很多奖金吗?”

薛老愣了下,点点头。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相比于勋章,钱票的确更实际些。

可是满满接下来的话,却让他振聋发聩——

“为了带我们逃离恶奶奶,妈妈迫不得已卖掉两个工作,妹妹说妈妈第二天起来眼睛红红的。”

说话间,满满眼里氤氲起雾水:“以后我和妹妹要捡很多很多垃圾,赚很多的钱,再也不让妈妈卖任何一样东西了。”

“……”

姜宁宁捂住脸,心里既感动又好笑。

儿砸,你能不能有点出息,不要成天想着捡垃圾了?

“夏夏也捡垃圾,养妈妈。”夏夏也屁颠颠地表决心。

姜宁宁一手将一个宝贝揽进怀里,没有批评指正他们,而是说道:“捡垃圾也讲究门道,更需要扎实的知识基础。

比如你们以前捡铁皮,如果国际市场钢铁交易指数持续上升呈绿色,说明钢铁市场尚未饱和,铁价就贵,反之则卖不上价。

以后你们好好读书,眼界自然开阔。到时候,别人捡的是垃圾,你们捡的就是宝贝。”

两小只听得热血沸腾。

围观群众有人觉得姜宁宁胡说八道,有人若有所思。

薛老愈发坚定要拉拢姜宁宁进宣传部的决心。

没等他开口,一股霸道的香味忽然闯进鼻腔里,腹鸣登时响如雷鼓。

“太香了,这什么味道?”

“我闻着是酱香的味道,还有肉的油脂、蘑菇的鲜香。”

众人下意识朝姜宁宁母子三人看去。

两个崽崽手捧着白馒头,吃的两颊鼓鼓的,像两只可爱的小仓鼠。

朱长光一口干掉大半个,头也不抬。

而姜宁宁长相秀气,吃的同样文雅好看,画面赏心悦目的好看。

葱白的手指拈着勺子,从罐子里舀出勺酱料,均匀抹在馒头中间,铺上一层满满的肉粒和蘑菇粒。

其次放上一片大白菜叶子,水煮鸡蛋,馅料丰富得馒头险些夹不住。

这是什么神仙吃法?

大人们尚且忍得住,孩子们却受不了,一个个跑到跟前猛吸香气。

有些更小的熊孩子干脆躺地上撒泼,“我要吃肉,我要吃鸡蛋。”

这年头粮食精贵,熊孩子不懂事就算了,关键这些父母脸皮更厚。


姜宁宁脸上端着的浅笑不变,仿佛看不懂朱家婆媳间充满火药味的氛围,反客为主拉着朱婶往里走,顺手带上门。

朱家两个儿媳妇眼珠子气的快要瞪出来了。

瞧姜宁宁柔柔弱弱的模样,没成想还是个厚脸皮的。

敢情今天这粮食是非借不可了?

姜宁宁嘴巴一张,就是几句甜言蜜语:“谢谢朱婶,你蒸大馒头的手艺堪称一觉,蓬松又柔软,我方才一口气能吃两个呢。”

这话哄的朱婶那原本还皱着的脸立刻笑开了花,“你这孩子,就是客气的很。”

姜宁宁扶着她在四方木桌前坐下,手脚利落地从陶瓷缸里倒了杯水塞到朱婶手上,“打小我就拿你当亲婶子处,整个家属大院里,也唯独跟您最亲。”

明明水是温的,朱婶内心却是一片火热。

这么多年,家里人包括小孙子早已习惯她的付出,从来没有人给她倒过一杯水。

宁宁就是个知!恩!图!报!的好孩子啊。

朱婶抬起感动的目光重新打量姜宁宁,总觉得哪里不一样了。

以前和姜宁宁说话时,声音有气无力,跟包装精美的上等瓷器般轻轻一碰就碎。

也许是吃饱了有精神气,姜宁宁俏生生站在跟前,那张脸在白织灯下,瓷白剔透,说不出的好看。

难道真是自己那两个大馒头的功劳?

朱婶心底油然而生一股使命感,“厨房里还剩三个馒头,婶子全给你拿上。”

朱家两个儿媳妇:“……”

完蛋。

最不愿看见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姜宁宁柔柔地摇摇头,“朱婶,馒头这等精细粮食,还是留给二毛他们几个小的吃吧。你一片好意我心领了,这不,有了好事,头一个就想到你。”

朱家大儿媳妇膈应得厉害,朝她翻白眼,“你还能有什么好事?”

“宁宁从来不骗人。”朱婶连忙开口维护姜宁宁,又回头狠狠剜了大儿媳妇一眼,冷哼一声:“你闭嘴!不会说话别开口,没人拿你当哑巴。”

朱家大儿媳妇:“……”

她委屈的,恨不能当场流下眼泪来。

还不都是穷闹的。

世上谁乐意当坏人?她不都是为了这个家好吗?

可偏偏在场能理解她委屈的,依旧是她最讨厌的姜宁宁:“朱大嫂担心的不无道理,家家户户吃不饱,一旦谁家开了借粮的口,亲戚朋友再开口,不借给谁就是得罪人。

所以,我不是来借粮的,而是来问问朱家要不要买工作?”

朱家大媳妇愣怔住了。

不止她,全家皆屏住呼吸不敢大喘气。

朱三叔谨慎惯了,事关重大,忙示意小儿媳妇带几个孩子去隔壁房间玩。

“我手里有两个工作岗位,一个是技术工,一个是纺织工,打算全部卖掉。朱婶平日里看顾满满和夏夏,我都记在心里,纺织厂的工作优先考虑你们家。”

迎视姜宁宁那双真诚的秋眸,朱婶心头一酸,拉起围裙一角抹眼泪。

“傻宁宁,你是不是听说你朱大哥丢了工作,才想卖了工作报答婶子的?”

这一哭嚎,朱家其他人看向姜宁宁的目光十分复杂,既感动又愧疚。

尤其是朱家大儿媳妇,想到方才咄咄逼人的态度,她惭愧地牵起姜宁宁的手主动道歉,“是嫂子错怪了你,但是宁宁,纺织厂的工作是你爸妈留下来的,将来这份铁饭碗可以传给满满和夏夏,你大哥不能要。”

表面说的大义凛然,心头却在滴血。

纺织厂一级技术工每月薪资是二十五块钱,且不提节假日各种奖金福利。有了这份工作,家里不用再勒紧裤腰带,孩子半夜也不会被饿醒。

但老姜夫妇是烈士,烈士家属的东西,不能抢,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朱婶语气坚定:“对,我们不要,你也不能卖!家里实在困难,婶子借粮给你。”

朱家大媳妇嘴巴动了动,到底没再反驳。

这一家人都善良淳朴,真真切切地为姜宁宁考虑盘算着,她眼睫微微颤:“我婆家正盯着这两个岗位,我的性子你们也知道,肯定留不住。与其被他们霸占,不如换成钱或者粮票这些实际的东西。

况且,等满满和夏夏长大,说不定工人早就不是什么铁饭碗了。”

八十年代许多工厂迎来大改革,跟不上社会发展的厂子,将会出现一批下岗潮。

高考,才是下一代的出路。

可惜这些超前的消息姜宁宁一个也不能透露出去,免得被当作研究院的标本解剖。

“宁宁,你是真心想要卖工作吗?”朱三叔突然出声。

他蹲在地上,右手举着一把旱烟枪,也不点燃,吧哒吧哒纯粹过过嘴瘾。

姜宁宁颔首,小脸十分认真:“对,就按照市价来,给你们打八折。钱和票都要,我要的急,最好明天早上就能去办手续。

不过我建议,朱家不要同时吃下两个岗位,免得招人眼红。但你们可以推荐给我人选,朱婶信赖的人,我肯定放心。”

纺织厂岗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招工条件逐年苛刻,消息一旦放出去,无数人打破脑袋也要争抢,兴许还会竞拍到天价。

“你头一个考虑朱家,已经很便宜我们了,就按照市价来吧。八百块钱,一半给你钱,一半给票。”朱三叔几乎不用再思考,一锤定音。

八百块钱换一个技术工岗位不亏,普通二级工最容易考核,薪资大约在三四十块之间,加上各种薪资福利不到一年就能回本。

纺织厂如今有两位老八级高级技术工,包括补贴福利每月能拿八十多块。

“街道办刘主任小儿子响应号召下乡,前两天刚拿了探亲的介绍信回城住几天,刘主任正在发愁如何帮儿子搞定工作,你正好能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你大嫂与刘家有点亲戚关系,待会儿就帮你去问问。”

“不过宁宁,你老实告诉三叔,为什么如此着要急卖工作?”

姜不愧是老的辣,姜宁宁心里轻叹一声,面对朱家人关切担忧的目光,没再隐瞒:“我打算明天就带两个孩子上军区找东临。”


文秀英想到家里那点糟心事,见儿子手上小伤口不流血,欣然同意他的要求。

正要发起组队买海鲜的请求,姜宁宁母女俩已经蹲下身去,旁若无人地挑选螃蟹。

“……”

其他军嫂知道她是妇女主任,都会上赶着巴结她,偏偏这位女同志真诚不虚伪。

她对姜宁宁的好感更深了。

她从善如流地蹲下身。

听到姜宁宁涌温柔的嗓音跟两只小团子说:“螃蟹做起来可美味了,清蒸、香辣、生腌、蒜蓉粉丝、蟹肉煲,蟹黄还能单独做蟹黄面、蟹黄包子……”

咕噜~咕噜~

狗蛋不住的吞咽口水,满脑子都是吃,对螃蟹一点心理阴影都没有了,扭头扯起嗓子喊他妈买。

“臭小子。”文秀英嘴里骂着,手底下动作不停。

姜宁宁见她挑的不太行,尽选个头大的。冬季螃蟹非常难选,个头大有可能是空的,有些个头小,肉多紧实,不是行家容易被坑。

听文秀英口音,是京都那边的,估计是随军后工作调遣来海岛。这年头螃蟹还是稀罕物,首都人也难经常吃到。螃蟹买不好,无论如何烹制都难吃。

前世作为吃蟹达人,姜宁宁基因觉醒,手把手教她辨认螃蟹公母,公蟹盖尖母蟹圆,捏捏盖看肉质空还是满。

这让文秀英愈发感动。

要是当初姐姐下放时,孩子没走丢,估计也跟姜宁宁一样大了。

“大闺女你挑螃蟹的功夫真好,没个十几年下不来。”渔民竖起大拇指夸赞。

姜宁宁:!

她佯装害羞地说:“我其实是第一次挑,这些技巧都是从书里得来的。”

渔民闻言更加钦佩了,夸读书人懂的真多。等称好重量,特意拿了五个生蚝做搭头。

这生蚝个头巴掌大小,不像螃蟹冬季没黄且空瘦,这玩意儿一年四季个个顶盖肥美。

“生蚝怎么卖?”

“一毛钱一斤,不要票,想称多少就称多少。”

生蚝难撬很难处理,平常吃的人不多,因此不限购。

姜宁宁听到不限购,“同志你称下多少斤,我全部都要。”

“生蚝不好吃,你要是尝尝鲜可以买几个,这么多完全没必要。”文秀英见她要包揽生蚝,赶紧出声阻止。

“生蚝不值钱,海岸边到处都是,平日里基地不限制大家去捡。”

姜宁宁眼眸睁圆了,“白捡都没人要?”

“那玩意儿每次撬开一手血,蒸出来肉干干柴柴的,能好吃?”文秀英心有余悸。

稍不注意,刷洗生蚝过程中就被隔开一道口子,费力又难吃。

姜宁宁一听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那是你蒸大了,上汽后计时四分钟,清爽滑嫩。蒸熟的生蚝大部分会开一个小口,也更容易撬开。

可以调制简单的海鲜汁,两勺酱油一勺醋;或者用蒜蓉、小米辣、加上一些猪肉末混合炒至酱料,猪油的油脂香混合海鲜的鲜,口感层次丰富。”

光是听她叙述,就叫人口齿生津。

周围纷纷围拢过来一群军嫂,竖起耳朵认真听。

姜宁宁没想到还有这种意外收获。

初来乍到,她正愁怎么跟这群军嫂拉近距离。

果然聊点育儿经,怎么为家人做营养餐,在宝妈群体中是一件最合适最趁手的事。

万千思绪在心头一闪而过,姜宁宁提高音量继续说道:“生蚝里有块软肉,学名叫瑶柱,是海八珍之一,蛋白质是鸡蛋的5倍。

晒干后保存时间长,平时用来调鲜炒菜,或者煲汤,不仅鲜美还很滋补,《本草从新》就有“下气调中,利五脏,疗消渴”的记载。


妻子怎么会是那种说甜言蜜语的人,应该是发自内心感激蔡婆子的。

毕竟方才对方第一个站出来主持公道。

蔡婆子离开不久。

后勤部的人很快把家具送齐。

说是家具,其实就四张凳子,一张餐桌,还有三张床,一个双开门大衣柜。

摆在屋子里,愈发显得简陋。

其他东西日后可以慢慢添置,但只拿来两床棉被,姜宁宁秀气的眉头蹙起。

这个年代只有大型商场才卖席梦思床垫,且不说价格昂贵,海岛上到处都是眼睛。

估计东西还没搬进家门,就已经被举报小资作风。

可是。

没有床垫晚上怎么睡?

霍东临解释:“棉花供应都是有限制的,情况特殊,上面特别给审批,但后勤部仓库里仅仅只能找出两床。”

他在宿舍有被褥,但那是单人床的,尺寸不匹配。

而且,姜宁宁带着孩子来随军,他肯定不好再住宿舍。除了个人生活物品,其他东西要留给后面的人用。

也就是说,在新被褥做好发下来之前,一家四口要挤在一张床上睡。

满满第一个不乐意地撅起小嘴儿,“妈妈,我可以不可以不挨着爸爸睡?”

他用双手比划,小脸表情夸张又惊恐:“爸爸跟大狗熊一样,满满却这么小,要是晚上被压坏咋办?”

听到哥哥这么说,夏夏吓坏了。

一想到不能紧挨妈妈,大大的眼睛里已经委屈地攒满雾气,嗖一下躲到姜宁宁身后,生怕被狗熊爸爸抓走。

“……”

黑发垂在霍东临额前,隐隐有青筋暴起。

努力忍了又忍!

“要不你带着长光哥先在宿舍凑合两天。”姜宁宁心里给两个窝心的宝贝崽崽点赞,面上故作为难地说:“孩子一生下来就没见过你,有隔阂是正常的,你们先熟悉两天?”

霍东临不动声色地看她一眼,妻子眼睑垂下,纤细卷翘的睫毛轻轻颤抖,似乎也有些怕自己。

现在他这副形象的确有些骇人。

“好。”

他爽快答应下来。

先熟悉两天,再把大儿子裤子脱下来揍一顿。

满满莫名觉得后背凉飕飕的,但听到狗熊爸爸不跟自己睡,高兴地跳起来:“妈妈,妹妹,我们一家子去参观新家吧?”

这个“一家子”自然把黑蛋爸爸排除在外。

霍东临深吸一口气,转身出门。

床板硬,一床被子又太薄,打算找些干稻草和麦草编起来铺床,还有其他地方该修补就修补。

不然多待一会儿,他怕忍不住会提前揍崽。

“东临,我跟你一块儿。”朱长光抬脚追上去。

他是个闲不住的,收拾一圈找不到活干,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新家宽敞明亮,布局方正。

拢共三室两厅,水泥地板光滑平整,四面刷成统一的军绿色墙裙,客厅悬挂伟人头像,年代感十足。

两小只手牵手跑去参观房间,哇哇的惊喜声传出来。

“妈妈,这里的窗台也能看见海边。”

“以后我们三个就住这里,黑蛋爸爸住隔壁,最后那间当书房。”

兄妹俩安排的明明白白。

姜宁宁忍俊不禁,走进主卧,眼前豁然开朗。

天蓝海也蓝,一艘艘挂着五角红星的帆船从远处行驶过来,号角轰鸣,几只海鸥绕着船帆飞行。

前世姜宁宁就是津城人,临海城市,小时候爸爸妈妈经常带她去东疆湾公园掏贝壳,钓小螃蟹。

望着这般安宁美好的场景,她脑海中蓦然浮现一篇小学课文来——


海鲜其实最难做,讲究一个鲜。

海螺有泥味,海蟹扇贝有浓浓的海腥味。

姜宁宁一个纯正的北方内陆人,从小最多接触过虾米海带咸鱼类干货。

如果厨艺翻车了,他该怎么做,才能不打击她的自信心呢?

感觉比边境抓捕罪犯难上一万倍!

一方小院岁月静好,军区却被搅翻了天。

军区大门口父子相认那一幕,见证的人毕竟太少。

反而是另一则惊天消息,不到半天时间,传遍整个军区。

第一,霍东临媳妇跟人跑了!

第二,孩子一个也不是他的!!

不少未婚小姑娘听到这则八卦,止不住春心萌动。

江城医院。

关文雪接到家里打过来的电话,激动的手都在抖,“爸,我不去相亲,我要嫁给霍东临。”

关父不反对的声音隔着电话传过来:“婚姻不是儿戏,你决定好了?”

关家到了这一代,尽管依旧风光。

可两个儿子不争气,急需一个有才干的上门女婿。

关父早就看中了霍东临。

小地方来的,背景清白,是当之无愧的兵王,未来前途无量。

此时此刻遭遇妻儿背叛,情绪正是最薄弱、无法思考且不能保持镇定的时候。可以利用这件事以作风问题挟制霍东临,他想要往上升迁,政审就不能有污点。

到时候关家再出面稍微施点恩情,肯定会对关家感激涕零,从孙老那边阵营拉拢过来。

否则就在政审那关卡死,这辈子休想再出头。

此事得现在就办,才打霍东临和姓孙的一个措手不及!

“爸,还有火车上那三个母子,你查到他们信息没?”

关文雪一想到此事就火大,任性地说:“必须把他们抓起来,吃牢饭。”

因为他们,自己受了多大的委屈,关上几天已经算便宜他们了。

关父显然比她心更狠,“已经交待底下人去办了,最多不出两天,爸就会让那三个人贩子的帮凶自食恶果。”

父女俩简简单单一通电话,就为姜宁宁母子三人定了罪。

“阿嚏!”

自家院子里。

姜宁宁刚洗完澡出来,接连打了两个喷嚏。雾蒙蒙的美眸眺望远方,难不成有人在念叨她?

赶了三天火车,她实在受不了身上这股酸味。

午饭过后,趁着朱长光去军区宿舍补觉的间隙。赶忙指挥男人烧水洗澡,顺带把两个崽子也搓洗一遍。

母子三个齐齐换上新棉袄。

这年代棉袄大同小异,款式颜色单一,以灰黑蓝绿为主。当日出发得急,姜宁宁随手选了三件同款靛蓝色的袄子。

一大两小站在一起,看起来就是母子,人群中格外亮眼。

就是成衣不太合身,罩在身上空荡荡的,也有可能是因为原主太瘦的缘故。

满满格外臭屁地迈步到霍东临跟前显摆,“好看吧,妈妈特地买的新衣服,可惜没有黑蛋爸爸的份儿。”

霍东临:“……”

虽然才与母子三人相处大半天时间,他算是发现了,兄妹俩就是铁打的妈妈吹。

而他,家庭地位垫底。

霍东临心里有些吃味,可也承认,站在院子中央的姜宁宁,唇角是甜璨的笑意,眉眼弯着。

气质柔柔静静,身上有股让人止不住想靠近的魔力。

姜宁宁浑然不觉,尾音被穿堂风揉得绵软,“等明天我去供销社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成衣,也给你买一件。”

要想老公当牛做马,先要给他吃点草。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