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多米阅读网 > 其他类型 > 16℃杀局:消失的丈夫后续+完结

16℃杀局:消失的丈夫后续+完结

湖里浪 著

其他类型连载

文件。”手机上的破解文件缓慢打开,屏幕的冷光照在我脸上。房间里很安静,只有我急促的呼吸声在16℃的空气中凝结成白雾。屏幕上,我一行行看着这个实验报告,心跳越来越快。每次心跳间隔,我都能数到16下,就像有人在精确计时。“天啊...”我的声音几乎是气音。“怎么了?”小雯紧张地问。“这是一份尸体防腐实验记录。”我颤抖着读出报告内容,“低温环境下(16℃),尸体细胞活性可维持72小时,足以完成基因提取和转移...神经突触电位在这个温度下能保持稳定,可以实现信息连贯性...”我的腹部疤痕处突然传来一阵刺痛,就像有冰冷的手指在轻轻抚摸。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什么意思?”“陈铭在研究尸体防腐。16℃...是保持尸体神经细胞活性的最佳温度。”我看着...

主角:陈铭林秋月   更新:2025-04-12 23:3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陈铭林秋月的其他类型小说《16℃杀局:消失的丈夫后续+完结》,由网络作家“湖里浪”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文件。”手机上的破解文件缓慢打开,屏幕的冷光照在我脸上。房间里很安静,只有我急促的呼吸声在16℃的空气中凝结成白雾。屏幕上,我一行行看着这个实验报告,心跳越来越快。每次心跳间隔,我都能数到16下,就像有人在精确计时。“天啊...”我的声音几乎是气音。“怎么了?”小雯紧张地问。“这是一份尸体防腐实验记录。”我颤抖着读出报告内容,“低温环境下(16℃),尸体细胞活性可维持72小时,足以完成基因提取和转移...神经突触电位在这个温度下能保持稳定,可以实现信息连贯性...”我的腹部疤痕处突然传来一阵刺痛,就像有冰冷的手指在轻轻抚摸。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什么意思?”“陈铭在研究尸体防腐。16℃...是保持尸体神经细胞活性的最佳温度。”我看着...

《16℃杀局:消失的丈夫后续+完结》精彩片段

文件。”

手机上的破解文件缓慢打开,屏幕的冷光照在我脸上。

房间里很安静,只有我急促的呼吸声在16℃的空气中凝结成白雾。

屏幕上,我一行行看着这个实验报告,心跳越来越快。

每次心跳间隔,我都能数到16下,就像有人在精确计时。

“天啊...”我的声音几乎是气音。

“怎么了?”

小雯紧张地问。

“这是一份尸体防腐实验记录。”

我颤抖着读出报告内容,“低温环境下(16℃),尸体细胞活性可维持72小时,足以完成基因提取和转移...神经突触电位在这个温度下能保持稳定,可以实现信息连贯性...”我的腹部疤痕处突然传来一阵刺痛,就像有冰冷的手指在轻轻抚摸。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什么意思?”

“陈铭在研究尸体防腐。

16℃...是保持尸体神经细胞活性的最佳温度。”

我看着墙上的温度计,同样显示16℃。

“你确定?”

“确定。

他的实验记录上写着,16℃可以让尸体细胞保持活性72小时,神经突触冷冻保存需保持16℃突触电位,才能维持基本的神经连接。”

“天啊...”我挂了电话,盯着屏幕出神。

三天前陈铭失踪,留下一条“别找我”的短信。

但整个房子里,空调被固定在16℃,我每次调高温度,它都会自动调回来。

现在我知道为什么了。

我打开陈铭的冷链物流记录。

最近三个月,他频繁往返于一家生物实验室,运送的都是需要低温保存的“样本”。

样本?

什么样本需要保持在16℃?

我的呼吸在冰冷的空气中化作白雾,指尖几乎冻僵,触碰屏幕的感觉都变得迟钝。

思考间,我眼前突然跳出一段监控视频。

日期显示是上周二,地点是那家生物实验室。

画面中,陈铭正和一个女人说话。

我瞪大眼睛,呼吸凝固。

那个女人是林秋月!

不对,林秋月三年前就死于心脏病了。

这不可能是她。

我放大画面,仔细看那个女人的脸。

五官确实像林秋月,但表情很僵硬,眼神空洞。

她站在那里,嘴唇微动,似乎在回应陈铭,但整个人看起来很不自然。

皮肤在实验室的灯光下显示出不自然的苍白,就像...冰冷的蜡像。

她的脸忽然闪动了一下,
感觉到金属扶手的冰冷触感几乎粘住我的手指。

冷雾在我的每一次呼吸中形成细小的冰晶,悬浮在空气中,反射着幽暗的蓝光,形成一种近似♰形状的霜花。

我小心翼翼地走着,寻找可能的线索。

走廊上空无一人,只有一些仪器的嗡嗡声。

经过几个房间后,我发现一个贴着“低温实验区”标签的门。

门是锁着的,但我发现密码锁旁有个指纹识别器。

我试着把陈铭的笔记本电脑开机,找到一个指纹复制程序。

经过几次尝试,门开了。

里面很暗,只有一些仪器上的指示灯亮着。

我打开手机的手电筒功能,环顾四周。

冷雾在我的灯光下舞动,形成诡异的图案。

16℃。

警报闪烁。

仪器嗡鸣。

“天啊...”中央有一张类似手术台的床,周围是各种监测设备。

这张操作台的形状,诡异地像极了我腹部疤痕的放大版。

一台屏幕上显示着一个倒计时:“细胞活性维持:43小时17分钟”。

墙上贴着一张实验日程表,日期从三个月前开始,最近的一次是三天前——陈铭失踪的那天。

每个日期旁边都标注着“16℃环境确认”和“神经突触电位稳定”。

我走近看那张日程表,上面写着各种实验项目:“面部肌肉活化”、“声带功能测试”、“步态协调训练”...还有一项引起了我的注意:“16℃子宫活性测试”。

子宫活性测试?

日期就在林秋月死亡的那天。

我的心跳加速,呼吸在冷空气中凝结成白雾。

我继续翻看实验台上的文件。

一份手写的实验日志引起了我的注意,上面的字迹潦草,像是在极度兴奋或紧张的状态下写的。

“林秋月的基因测序完成,子宫保存状态良好。

在16℃环境下,细胞活性可维持72小时,足够完成基因转移程序。

神经突触传导测试成功,可保持记忆片段完整性。”

页边用红笔重点标注了林秋月的死亡日期,旁边赫然写着:“LYM♰16计划启动”。

一滴冷汗顺着我的背脊滑下。

我感到一阵眩晕。

我的腹部疤痕突然传来一阵刺痛,仿佛有透明的冰冷液体正从那里渗出,温度恰好是16℃。

陈铭不只是想用AI技术让林秋月的“形象”活过来,他还想...还想让她真的
越冷。

起身看了一眼空调显示屏,居然是16℃。

鲜红的数字在黑暗中格外刺眼。

这太奇怪了,我明明设定的是26℃。

我调回了26℃,又躺回床上。

可没过多久,温度又自动变成了16℃。

这个温度数字让我有种莫名的熟悉感。

16℃...我在哪里遇到过?

突然,一段记忆闪回脑海。

三年前,我流产那天,医院手术室的温度。

护士说调低温度是为了减少细菌滋生。

那种刺骨的冷,深深刻在了我的记忆里。

16℃。

手术室的灯光。

冰凉的金属台。

医生的白大褂。

这个联想让我浑身发抖。

我摇摇头,告诉自己别太敏感。

大概是空调出了故障吧。

早上六点,天刚蒙蒙亮,我就起床了。

陈铭依然没回来。

我再次拨打他的电话,依然无人接听。

我甚至打给了他的几个同事,得到的回答都是不知道他去哪了。

上午十点,我忍不住去了物业办公室,想看看监控录像。

“昨晚九点半左右,我丈夫出门后就没回来,能麻烦看一下监控吗?”

物业小哥查了查监控:“您丈夫是穿黑色外套的那位吗?”

“对!

就是他!”

“他昨晚9:37出的门,拎着个背包。”

小哥指着屏幕上的身影说。

“背包?”

这点让我更加困惑,陈铭出门时并没有带背包。

“嗯,黑色背包,不过监控拍得不太清楚。

您要看看吗?”

我盯着屏幕,看到陈铭神色匆忙地出了小区大门。

他确实背着一个黑色背包,背包侧袋露出一截银色的注射器,像是某种冷冻剂容器。

“小区后门的监控呢?

能看一下吗?”

小哥又调出后门的监控:“这边只拍到一个白影,应该不是您丈夫。”

画面上确实只有一个模糊的白色身影,根本看不清是谁。

“不可能啊...”我喃喃自语。

回到家,我开始翻找陈铭的东西,希望能找到一些线索。

在书房里,我发现了他的笔记本电脑。

密码...我试了他的生日,不对。

我的生日,也不对。

我有些灰心,又想到三年前我们流产的日期。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输入了这个日期。

电脑竟然解锁了。

我的心跳加速。

陈铭为什么会用那个痛苦的日子作为密码?

打开电脑,我查看了他最近的浏览记录,大多是些工作相关的内
的声音有轻微的机械音,就像陈铭实验室里AI模拟器的回声。

我用手术刀抵住他的喉咙。

“告诉我真相。

陈铭对我做了什么?”

他吓得脸色煞白,瞳孔扩散成不自然的灰蓝色。

“他...他注射了TR-16药剂...你流产那天...这药剂会让子宫保持活性...维持16℃下的细胞再生能力...为什么?”

我咬牙问道。

“为了培育...林秋月的孩子...修复她的基因缺陷后...用你的子宫...保持脑部神经突触的电位活性...”恒温杯。

55℃。

陈铭每天给我的热牛奶。

他不是在关心我,他是在维持我体内器官的温度和活性。

我腹部的疤痕突然剧烈跳动,形成LYM♰的轮廓。

“他是个疯子...”我低声说,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下来。

徐医生的目光突然转向墙上时钟。

“时间到了...他们该来了...72小时冷冻周期...谁来?”

“负责转移器官的人...他们会带走冷冻柜里的东西...神经突触样本...”我想起了那天在实验室看到的监控录像,陈铭和一个
“活”过来?

通过她保存的子宫和基因?

这时,我听到外面有动静。

有人来了!

我迅速躲到一个大柜子后面,关掉手机灯光。

我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在16℃的房间里格外清晰。

每次心跳间隔,我都能数到16下。

门开了,两个穿白大褂的人走进来。

冷雾随着他们的脚步晃动。

“药监局查得越来越严了,”一个男声说,“TR-16药剂已经被列入重点监控名单。”

“那怎么办?

陈教授的实验还需要用到它。”

另一个人说。

“我们得想个办法。

对了,陈教授去哪了?

三天没见他了。”

“不知道,听说他妻子报了警。”

他们在实验台前忙碌着,实验室的灯光忽明忽暗。

我听不太清他们的对话,只能屏住呼吸,等待他们离开。

大约二十分钟后,他们终于走了。

我松了口气,迅速从柜子后面出来。

我必须找到更多证据。

转身时,我不小心碰到了桌上的一个文件夹,里面的文件散落在地上。

我蹲下来收拾,突然看到一张化验单。

这是一份药物检测报告,检测对象是TR-16药剂。

报告上写着:“具有强烈致幻作用,可能导致使用者产生幻觉,严重者可导致器官功能衰竭。

不建议用于人体。”

报告被标记为“绝密”,日期是一个月前。

我拍下了这份报告,继续翻找其他文件。

突然,一份基因检测报告引起了我的注意。

这是三年前我流产时的胚胎基因检测报告,但上面的父系DNA...不符合陈铭的!

扫描仪的蓝光从报告上划过,我的腹部疤痕处突然传来一阵灼热般的刺痛,仿佛有什么东西在里面蠕动。

我的头嗡的一声,感觉天旋地转。

冷雾在我面前扭曲成奇怪的形状。

那个孩子不是陈铭的?

那是谁的?

我仔细看报告上的日期——正是林秋月死亡的前一天。

不对,这不可能。

我记得很清楚,那时我还没怀孕,是在林秋月死后几个月才怀上的。

除非...那份检测报告是伪造的?

我被一种恶寒包围,这种寒冷比16℃的室温更加彻骨。

桌上的显示屏突然亮起,播放着一段视频。

画面中是林秋月,但她的动作非常僵硬,眼神空洞。

她缓慢地抬起衣服,露出腹部。

我倒吸一口凉气。

她腹部有一道疤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