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杨宪朱雄英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自爆身份后,老朱绷不住了完整篇章》,由网络作家“京海第一深情”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军事历史《大明:自爆身份后,老朱绷不住了》,是作者“京海第一深情”独家出品的,主要人物有杨宪朱雄英,故事节奏紧凑非常耐读,小说简介如下:朱雄英自然就成为了吕本和吕氏上位路上的绊脚石。于是吕本便给吕氏出谋划策,想着如何算计太子一家人。只是吕氏的心思终究不算是缜密。再加上自己现在的身份也让吕氏有些飘飘然。所以这些能够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的信件。吕氏居然没有直接销毁。而是收藏了起来。并且时不时的偷偷拿出来翻阅。这......
《大明:自爆身份后,老朱绷不住了完整篇章》精彩片段
随着自己的女儿嫁进了太子府,吕本已经不满足于一个太常寺卿了。
吕本想更进一步,将来做真正的国丈。
想要当国丈,那自己的女儿就必须要有所出。
不仅要有所出,还要吕氏所出成为皇长孙。
如此一来,常氏和已经出生的朱雄英自然就成为了吕本和吕氏上位路上的绊脚石。
于是吕本便给吕氏出谋划策,想着如何算计太子一家人。
只是吕氏的心思终究不算是缜密。
再加上自己现在的身份也让吕氏有些飘飘然。
所以这些能够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的信件。
吕氏居然没有直接销毁。
而是收藏了起来。
并且时不时的偷偷拿出来翻阅。
这些信件自然也被锦衣卫送到了朱元璋的手里。
里面甚至详细记录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神不知鬼不觉的加害常氏。
“陛下,这些就是臣等调查到的所有东西。”
厚厚的一摞证据摆在朱元璋的面前。
朱元璋看到这些信件之后,顿时就变得怒不可遏。
此时的朱雄英已经不仅仅只是自己的 孙子这么简单了。
更是整个大明的未来,朱元璋怎么会让人加害朱雄英!
于是,朱元璋直接让人把吕本下了大狱。
还是人人闻风丧胆的 锦衣卫诏狱。
“给咱严刑拷打。”
“咱一定要知道他们”
原本还想替自己狡辩一番的吕本看到这个情况之后,便主动放弃了挣扎。
对于吕氏, 朱元璋却并没有主动插手。
毕竟这已经算是自己儿子的 家事了。
还是按照朱标的决定,一直圈进在太子府中。
不许和任何人接触。
另一边, 刘伯温从皇宫离开之后。
并没有如自己所说的那样,到姑娘家里提亲。
而是开始着手成立税务院和监察院。
因为刘伯温知道,军情不等人。
早一天实施,就能够 早一天把筹措 到 的粮草送往徐达军中。
变成对北元军队的 战斗力。
除此之外,刘伯温还和户部的官员一起颁布了新的商业税税制。
一开始的时候,这些官员还不知道这一套的流程究竟是干什么的。
更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要负责起辖区内商业税 的税收。
觉得自己堂堂大明官员,从商人的手里夺钱多少有点掉份。
而随着这些政策被大明的官员熟知之后。
天下官员大部分都变得很高兴。
自己平时的日子也是过得捉襟见肘,困苦无比。
这位皇帝可是出了名的好杀贪官。
还不是那种大贪巨贪。
仅仅几十两银子就能够要了自己的小命。
要不是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
谁会舍了性命不要去贪污。
现在好了,新的政令下达之后。
意味着自己再也不用贪污,就可以保证自己衣食无忧。
只要能让那些商人足额的纳税就行了。
这对于官员们来说,根本就算不上什么难题。
而像江南这种富庶之地。
官员们更是笑的合不拢嘴。
因为这些富庶的地方本来商业就极其发达。
经商的人多了,商税收上来的自然也就多。
商税收的多了,当地的这些官员就能够大捞特捞。
并且还是名正言顺的捞钱。
完全不用像以前一样担惊受怕。
一时间,官员们全都拍手称庆。
与此同时,朝廷又再一次的颁布了考成法。
考成法的颁布,算是给这些官员们 套上了一层枷锁。
不过,虽然朱元璋对朱标的回答感到十分满意。
但这个满意也仅仅只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赞赏。
对于任命刘伯温这件事,朱元璋的心里还是充满了犹豫和顾虑。
因为朱元璋从一个放牛娃,一步一步的爬到皇帝的宝座上。
自诩已经看透了所有的人心。
唯独刘伯温此人,朱元璋觉得自己根本看不透。
朱元璋当然知道刘伯温是个大才。
如果用好了的话对大明江山和老朱家有大好处。
可是对于自己看不透的人,朱元璋总是觉得自己无法完全掌控。
一个无法掌控的人,谁知道将来会有什么变故。
所以朱元璋的心里对刘伯温一直都有着防备。
甚至当初论功行赏的时候。
只给刘伯温赏了一个伯爵。
这种做法不仅仅是朝臣们觉得赏的低了。
就连自家的妹子都觉得赏的太低了。
偏偏这个刘伯温对此却没有丝毫的怨言。
这让朱元璋更是心中疑惑万分。
更何况刘伯温此人跟自己的所思所想。
往往都相去甚远。
杨宪的事情还没有败露之前。
刘伯温就和他的另一个 学生。
反对自己分封藩王。
惹得自己很不愉快。
那分封藩王是自己为大明定下的国策。
可保大明江山万世无虞。
没想到却被这两个人疯狂的反对。
最后还是杀了刘伯温那个一直反对的学生。
才压下了刘伯温想要继续上书的欲望。
现在又出了杨宪这档子事。
朱元璋的心里多少有些膈应。
所以这件事才一直悬而未决。
在马皇后怀里的朱雄英在听到这番话之后。
心里却想道:
【如果真要给大明选出来一个丞相的话。】
【刘伯温倒真是个最合适的人选。】
感受到朱雄英的声音在自己的心底响起。
朱元璋等人脸上依然表现的毫不在意。
心里却已经开始凝神倾听了。
尤其是朱标,没想到自己的儿子 跟自己的想法是一样。
这让朱标的心中稍稍的激动了一下。
【父王说刘伯温能够平衡朝堂上的势力。】
【这一点确确实没错。】
【刘伯温虽然早早的就跟了皇爷爷。】
【但是却不属于任何一方势力。】
【在朝中也是显得特立独行。】
【这种特质对于自己来说可是一件大好事。】
【将来自己还有很多变革要做。】
【而这些事,恐怕除了刘伯温之外。】
【也挑不出来别的人选了。】
【因为这些事情实在是太得罪人了。】
【不过这样也有一个天大的好处。】
【那就是这些事情要是真的做成了。】
【大明的才能够真正的千秋万代。】
【否则大明国祚依然是三百年都不到。】
朱元璋等人在听到这番话之后。
不由得互相对视了一眼。
都看到了对方 眼中的震惊。
大明只有三百年不到的国祚?
这怎么可能!
尤其是朱元璋,朱雄英的这这番话不啻于一声惊雷。
自己辛辛苦苦的建立的大明,竟然只存在了不到三百年。
那自己现在做的这一切还有什么意义?
一瞬间,朱元璋甚至有些失神了。
身旁的马皇后在看到朱元璋的这番样子之后。
顿时就明白了朱元璋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虽然自己在听到朱雄英的这番话之后也是感到十分吃惊。
但是从小就饱读诗书的马皇后。
早已经明白了王朝自有兴替的道理。
反而要比朱元璋回神的快一些。
回过神来的马皇后并没有说什么。
只是紧紧握住了朱元璋的手。
感受到自家妹子手心里传递过来的温度。
朱元璋的心情也渐渐的平复了下来。
没事,雄英不是说了。
只要他将来的事情做成了 ,大明就能够千秋万代。
朱元璋的眼里再次露出神采。
朱标在震惊之余,则是很快的想起来朱雄英说过的那些话。
而父皇之所以没有 立刻敲定丞相的人选。
主要是担心朱雄英听到之后。
会发现自己这些人能够听到他的心声。
想了想,朱标对朱元璋说道:
“既然父皇心中的人选难以决断。”
“儿臣觉得倒不如把李善长叫进宫。”
“问问他的意见。”
“李善长处理了这么多年的朝政。”
“应该知道谁合适来当这个人选。”
听到朱标的话,朱元璋还没有开口做决定。
朱雄英的话就在众人的心底再次响起。
【李善长?】
【那个老狐狸?】
【啧啧!】
众人听到朱雄英的心声,不由得又是一愣。
【这个老狐狸太清楚皇爷爷在想什么了。】
【现在把李善长叫进宫来。】
【李善长肯定知道皇爷爷这是要让他推荐宰相的人选。】
【所以李善长不会推荐胡惟庸。】
【相反,还会提出一些别的人选来迷惑皇爷爷。】
【让皇爷爷觉得李善长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自己的这个 门生。】
【甚至在 皇爷爷问起胡惟庸的时候。】
【还会故意说胡惟庸不合适之类的话。】
【因为李善长早就已经把皇爷爷的性格摸得透透的。】
【李善长越是这样,皇爷爷就越是想让胡惟庸来当这个宰相。】
常氏听到朱雄英的这番话。
赶紧把头低了下来。
心想自己是不是把雄英这孩子给抱过来。
免得一会儿他又在心里胡思乱想。
让父皇听到了难堪 。
朱标的脸上也是露出尴尬之色。
这孩子,心里胡思乱想些什么呢。
不过此时的朱标也只能当做自己听不到。
免得父皇的脸上无光。
马皇后听到朱雄英的话。
脸上虽然没有表情变化。
但是眼中却是带着一丝笑意。
要不是有这个孙子在。
重八还以为他是天底下最顶尖的人物呢。
谁都不放在 眼里。
也好,让自己的好孙儿杀杀他爷爷的傲气。
而朱元璋的心里同样 感到有些尴尬。
心想咱就这么容易 被算计吗?
咱可是大明的皇帝啊!
只有什么都不知道的顺妃 依然我行我素。
好在这一次朱元璋很快调整了心态。
对着身后的太监总管说道:
“你派人去给李善长传个话。”
“就说咱让他进宫来见咱。”
听到朱元璋的吩咐。
太监总管赶紧派人传命去了。
那堆满官仓的粮食,才是李世民真正的底气。
再加上李世民文治方面无人能及。
几个因素综合下来。
大唐的国库自然 就 充盈。
不缺钱又不缺粮,还有刚刚经历战争的精锐士兵。
这天下自然没有人能够挡得住大唐的征讨。
如今大明在武力上能够打遍周围无敌手。
唯一限制大明版图不能扩张的原因,就是钱粮的制约。
现在朝廷有钱了。
这个问题自然也就不成问题了。
朱标兴奋的对朱元璋说道:
“父皇 ,有了这些钱之后。”
“咱们就能从占城,南越和大越果那边购买粮食。”
“那里的粮食产量极高。”
“而且还很便宜,简直就是 要多少有多少。”
“有了这些钱粮的支持,咱们就再也不用担心周边的那些敌国了。”
“到时候,咱们大明未必就比不上盛唐。”
“不!在父皇的带领下,咱们一定能够开创一个远迈盛唐的盛世王朝!”
听到自己儿子的吹捧和描绘出来的美好前景。
饶是朱元璋早就自诩已经修炼的波澜不惊。
也是难得的面露向往之色。
造就一个远迈盛唐的大明王朝。
说不心动那是假的。
而且这还不是儿子 给自己画的大饼。
按照现在 这个趋势走下去的话。
这个愿望是一定会实现的!
一想到这里,朱元璋和朱标爷俩就一个比一个的兴奋。
不过朱元璋也没有忘记这桩功劳的真正功臣。
笑着对朱标说道:
“只可惜雄英现在还小。”
“要不然咱可得跟他 分享一下这个好消息。”
就在这时,一个侍卫从外面走进来。
对朱元璋说道:
“陛下,蓝玉大将军送回来了一份 军报!”
蓝玉传来的战报?
朱元璋和朱标的脸上都露出了惊讶之色:
“这个蓝玉行动当真不慢。”
“看来也是立功心切啊!”
“咱倒是要看看他给咱传回来了什么军报。”
朱元璋笑着说道。
随后便从侍卫的手中接过战报。
打开看完之后,脸上立刻就露出了喜色。
将战报交到朱标的手上之后。
便一脸兴奋的说道:
“没想到啊没想到。”
“这个蓝玉果然没让咱失望!”
“居然活捉了元顺帝。”
“哈哈哈,这一下,那王保保就成无根浮萍,只能等着被徐达的大军 歼灭了!”
“咱们大明的北边可彻底的安全了。”
朱标此时也看完了战报上的内容。
脸上也是露出了兴奋之色。
原来,当初蓝玉和朱棣一路急行军。
从永平府出关之后。
便一路朝着捕鱼儿海长途奔袭。
和朱雄英所预料的一样。
北元王庭根本就没有想到自己在集结重兵的情况下。
大明还有能力命一支轻骑来偷袭自己。
由于兵马基本上都被王保保带走了。
北元王庭的防守几乎是接近于零。
蓝玉和朱棣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就或住了元顺帝和一干元廷重臣。
做完这一切之后。
蓝玉并没有立即返回金陵。
而是让朱棣押着元顺帝和一干俘虏肚子返回。
自己则带着五千轻骑准备从王保保的身后策应徐达。
打王保保一个首尾不能兼顾。
接连传来的好消息,让朱元璋高兴的合不拢嘴。
但是嘴上却说道:
“这个蓝玉,真是胆大妄为,没有咱的旨意,竟然敢私自行动。”
“等他回来,咱要好好的责罚于他!”
朱标闻言则笑着说道:
“战场上战机稍纵即逝,蓝玉能够敏锐的抓住这个机会。”
最新评论